中国化妆品技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纯中药去屑防脱产品—归柏碱
搜索

人工黑化模型用于评价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的临床研究

2017-3-15 14: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12| 评论: 0

摘要: 人工黑化模型用于评价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的临床研究 万苗坚、赖维、谢淑霞、谢小元、龚子鉴、易金玲、董佳辉、关晓敏 摘要 目的:探讨用紫外线诱导大腿部色素斑模型来评估祛斑类化妆品皮肤美白祛斑的功效 ...

人工黑化模型用于评价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的临床研究

万苗坚、赖维、谢淑霞、谢小元、龚子鉴、易金玲、董佳辉、关晓敏

摘要

目的:探讨用紫外线诱导大腿部色素斑模型来评估祛斑类化妆品皮肤美白祛斑的功效。

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人工光源,以2.0倍最小红斑量(2MED)连续紫外线(波段290400nm)在健康受试者大腿内侧诱导皮肤黑化模型,局部外用试验样品,并设阳性对照(复方氢醌霜)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窄谱发射分光光度计(MX18)和三色刺激比色计(CM-2600d)仪器测试靶部位的L*值和黑素值,通过前后数值的变化评估测试样品皮肤美白祛斑的功效。

结果:人工紫外线可诱导产生大腿部皮肤黑化模型,试验产品皮肤美白功效于第3周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第8周明显差于阳性对照组。

结论:人工紫外线诱导的大腿部皮肤黑化模型可作为祛斑类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的评估。

关键词:黑化;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

颜面部皮肤色素沉着严重影响人的容貌美,因此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化妆品倍受推崇。对于此类产品的美白祛斑功效评价,国内有用人体背部皮肤黑化模型来评估祛斑化妆品原料脱色效果的报道。20077月~200712月,我们采用日光模拟器诱导产生大腿内侧皮肤色素斑的方法对某公司的祛斑美白产品进行美白祛斑的功效评估,并探讨适用于中国人的简便有效的美白祛斑评价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仪器设备:

GS-2004型日光模拟器(奥华公司,北京),光源为500W氙灯日光模拟器,滤光片为国际标准WG320/UG11组合,过滤后的紫外线与日光中紫外线分布相近。探头上呈环型分布的6个直径8mm的照射孔,每个孔的照射强度可通过电脑操作界面控制;②SUN5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剂(中国计量院,北京),可分别测量输出光源UVB290320nm)和UVA320380nm)的照射强度;③窄谱发射分光光度计MX18型(德国COURAGE+KHAZAKA)测量皮肤的黑素值;④三色刺激比色计CM-2600d(日本美能达公司)测量皮肤色度L*值。

1.2受试者的选择:

①入选标准:年龄2045岁的健康受试者、皮肤光生物类型为Ⅲ型和Ⅳ型、能严格遵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大腿部有急性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者、有过敏体质或化妆品过敏史及妊娠、哺乳期、30天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或正在参加其他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试验者、不能配合试验者;

③剔除标准:研究过程中有妊娠、出现不良反应、失访或违反研究方案以及其他特殊原因要求退出者。共纳入受试者35例,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39岁,平均(31±3.4)岁。

各组皮肤黑素值和色度L*值见表1,试验前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3试验产品:

试验用的美白祛斑化妆品由某化妆品公司配制,阳性对照品为自制的复方氢醌霜(主要含3%氢醌、0.025%维甲酸)。

1.4试验方法

1.4.1试验分组:

采用自身、平行对照临床功效试验,将受试者诱导的黑斑随机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1.4.2试验产品使用方法:

试验组外涂试验样品,阳性对照组外涂复方氢醌霜,早晚均使用于黑斑部位,连续使用8周,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产品。

1.4.3MED测定:

在受试者一侧大腿内侧皮肤约5cm×5cm肤色均匀的地方,设定6个照射孔,剂量按25%递增,24h后照射部位出现察觉红斑的最小照射剂量判断为MED

1.4.4紫外线诱导色素沉着斑:

在照射MED对侧大腿内侧选5cm×5cm肤色均匀的地方,选择5个照射孔,照射剂量均为2MED,照射7天后选择均匀色素沉着斑作为试验靶部位。

1.4.5皮肤美白祛斑功效评估:

采用MX18型分光光度计和CD-2600色度计在使用产品前、1周、3周、6周和8周测量皮肤黑素值和色度L*值,通过前后数值(△黑素值=第几周黑素值-基础黑素值;△L*=第几周L*-基础L*值)来评估其美白祛斑功效。每次测量时体位和室内光线尽量保持前后一致,受试者当天靶部位不用产品,于室内[温度(21±2)℃,湿度(60±5%]休息15min后进行,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5统计分析:

利用SPSS.1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试验前后各组皮肤黑素值的变化情况:

35例受试者,其中1例因紫外线诱导的色素沉着斑不均匀而退出试验,其余34例均完成整个试验。两组受试者在使用产品1周后靶部位黑素值仍升高并达到峰值,其上升的程度与空白对照组虽无明显差别(P0.05),但从图1看出,还是要小于空白组。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两组靶部位皮肤黑素值均逐渐降低,下降的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第3周开始,各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阳性对照组黑素值下降的程度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2试验前后各组皮肤色度L*值的变化情况:

不同时间不同组△L*值的变化情况见图2。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在第3周开始,各点△L*值与空白组△L*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阳性对照组△L*值与试验组△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美白祛斑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评估最常用的是人体试验,常选择黄褐斑和老年斑患者来评估其功效,但结果却受色斑的深浅、紫外线照射等因素的影响。皮肤人工黑化模型由于其形成容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小而可用于美白祛斑化妆品或美白原料的美白功效评估。

本试验采用人工紫外线诱导大腿内侧皮肤黑化模型的方法来评估美白祛斑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结果表明是成功的。

在紫外线照射后1周,试验产品和阳性对照品对黑素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看出二者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明显差异,可能与我们选择使用产品的时机以及产品使用时间短有关,有报道紫外线照射后1周内是黑素合成最活跃阶段。

在使用产品3周后,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黑素下降的程度与皮肤色度L*上升的程度和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别,说明试验样品具有美白祛斑功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黑素的分解来起作用,但到第8周,这种作用不足于阳性对照品。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早期阶段,也即紫外线照射后2周,皮肤色度L*和皮肤黑素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二者测试原理不一有关,色度L*主要通过绿光反射,受色素斑和红斑的影响,而黑素主要通过红光反射,对黑素更具有特异性,因此,建议在红斑未完全消退之前,使用皮肤黑素值指标更能反映美白祛斑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2周后,二者基本呈负相关,均可作为美白祛斑功效的评估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2MED人工紫外线可成功诱导大腿内侧皮肤黑素斑的形成,并在2周达到高峰,这与国内外报道1周内黑素形成达到高峰不一,我们认为可能与使用的紫外线量、诱导部位以及受试者性别组成和地区等不同,影响皮肤对紫外线反应不一有关。

实验中也发现,使用大腿内侧皮肤诱导黑化模型,由于其面积较前臂内侧大,在紫外线诱导时,仪器操作方便,涂抹产品也比用背部和臀部诱导的黑化模型方便,可能更适合用于皮肤美白祛斑功效的评估。

另外,我们发现少数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靶部位皮肤可能因皮肤红斑效应出现皱褶、脱屑的现象而可能影响仪器测试结果,因此,能否单次或多次使用一定剂量UVA来诱导皮肤人工黑化模型作为皮肤美白祛斑功效评估,是否比模拟日光紫外线更具有优越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总之,这项为期2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利用日光模拟器诱导大腿内侧皮肤黑化模型来评估某公司提供的美白祛斑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评估是成功的,通过比较产品使用前后各点皮肤黑素值和色度L*值的变化,来评价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功效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