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防己甲素的综述 王晓艳,王昌平 摘要:综述了汉防己甲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提取分离及其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分离提取;发展方向 1引言 汉防己为防己科千金藤属物(StephaniatetrandraS.Mcore)的干燥块根,根呈现不规则圆柱形,秋季采挖,洗净去皮晒至半干,然后切成小段,再干燥即为它的采制方法。 2化学成分 汉防己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主要是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生物碱的总含量为1.5%~2.3%,主要为汉防己甲素,含量约为1%,汉防己乙素,含量约为0.5%,轮环藤酚碱,含量为0.2%;以及其它数种微量生物碱。 2.1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汉防已碱,粉防已碱) 无色针晶,不溶于水和石油醚,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及稀酸水中,可溶于苯,mp 2.2汉防已乙素(Fangchinoline,又称防已诺林碱,去甲粉防已碱) 溶解行为与汉防已甲素相似,因有一个酚羟基,故极性较汉防已甲素稍高,在苯中的溶解度小于汉防已甲素而在乙醇中又大于汉防已甲素。 3临床作用 防己类植物为常见的中药具有解热镇痛、风湿止痛、利尿消肿、下肢湿热、松弛横纹肌、治疗矽肺、高血压、心绞痛及神经痛及神经痛等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在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癌,有降压、抗心肌力扩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室肥厚的作用。 4理化性质 4.1碱性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分子结构中均有两个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碱性较强。 4.2溶解性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亲脂性较强,具有脂溶性生物碱的一般溶解性。但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差异,前者为甲氧基,后者为酚羟基,故汉防己甲素的极性较小,能溶于冷苯;汉防己乙素极性较大,难溶于冷苯。 5提取分离 5.1总生物碱的提取和亲脂性与亲水性生物碱的分离 汉防己甲素属生物碱,植物原料为粉防己(根)。提取分离的原理为较高含量的或主要成分和溶解差异,称为酸水渗漉,分离方法如下: 5.2低压柱层析分离 汉防已甲素和乙素低压柱层析在低压下(0.5~ 减压干法装法,层析柱规格:柱长 先检查从空压机至层析柱各阀门管道是否正常,关紧各个阀门,开动空压机至额定压力( 各流份分别移入小玻璃蒸发器中,于水浴上浓缩,分别通过TLC检查,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6:3:1,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雾显色,以汉防已甲素、乙素为标准品对照,合并相同组分,分别获得甲、乙素粗品,用丙酮重结晶,测定。 6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 7含量分析 7.1滴定法 精密称取粉防己提取的浓缩物适量,至烧杯中,用少量的水溶解后加入适量硅藻土(Celite535),充分拌匀[6],于 生物碱量(mg)=NaOH(V1-V2)*622.7*1000/2000 V1=空白消耗NaOHml数 V2=样品消耗NaOHml数 7.2高效液相色谱法 精密称取 7.3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取汉防己甲素供试品约25.0mg,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00mg/ml的供试品储备液。精密吸取汉防己甲素供试品储备液定量,用流动相定配制浓度为10μg/ml的溶液,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将测得的峰面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浓度求出样品含量。 8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中药研究中我们应重视改进与创新中药剂并举,应运用各种不同程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超临界萃取、逆流萃取等达到以提取精制为主的目的,从而显著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使其奏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如苏冰滴丸、四逆汤滴丸等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有效成分,且生物利用度相对提高;又解决了气味不适,药物稳定性差、不良反应多和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的缺点。 由于合成新化合物、筛选新药花费时间长、耗资大、风险和难度不断增加,因此把新药研究重点转向天然药物与传统药物是一种趋向,有些已应用于临床上不仅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用量,而且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同时还应加强中药和中药制剂的ADR监察,加强中药制剂的组成、工艺流程、质控标准、药理药效、规范详细的中药制剂说明书等是中药制剂现代化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