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技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纯中药去屑防脱产品—归柏碱
搜索

【专题】化妆品基础知识-几种有碍美容的皮肤病

2011-4-18 15:49| 发布者: 海平| 查看: 627| 评论: 1

摘要: 现代化妆品不仅要求能够护肤美容,而且还要具有保健和某些特殊功能,粉刺露、祛斑霜等在市场上很盛行。为了使这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不断发展和提高质量,必须对一些皮肤疾病有较深入的了解,现简单介绍3种常见的 ...
    现代化妆品不仅要求能够护肤美容,而且还要具有保健和某些特殊功能,粉刺露、祛斑霜等在市场上很盛行。为了使这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不断发展和提高质量,必须对一些皮肤疾病有较深入的了解,现简单介绍3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一)痤疮
    痤疮(Acne)又俗称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60%~70%的青年男女都极易患痤疮,有的16~17岁时使开始在脸上或背部出现痤疮,但到25~30岁后大都自然痊愈。男女青年脸上长出粉刺、丘疹、脓疱,治愈后也常留有瘢痕,影响美容和健康,是需很好防治的一种皮肤病。
    1.病状
    最早对皮肤的损害是在面部或其他部位与毛囊口一致处,出现黄白色小点或顶端呈黄白色小点的圆锥形丘疹。这种丘疹其顶端因氧化而变黑,即所谓出现黑头粉刺。若用手指挤压,可挤出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性的条状脂栓。开始并无炎症现象。若经常用手挤压或皮肤不清洁受到感染,黑头粉刺周围渐渐变红,形成了红色的“小疙瘩’,•,即形成了炎症性丘疹。炎症继续发展,可分为脓肿型和囊肿型两种症状。脓肿型是炎性丘疹之顶端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小脓疱,医学上称为毛囊炎。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性色素沉着或小凹坑状疤痕。如炎症继续发展,则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深居皮下或略高出皮面,颜色淡红、暗红不等,这种损害可长期存在,破溃后最后形成疤痕。囊肿型是炎症丘疹可发展呈黄豆大至指端大的椭圆形囊肿,颜色暗红或正常皮色,按压时可有波动,表面常有1~2个扩大的毛囊口或黑头粉刺,压迫时有胶冻状或血性分泌物排出,炎症反应往往不重,但可经久不愈,亦可形成脓肿。
    一般脓疱破溃或吸收后,会留下凹陷的萎缩性瘢痕及色素沉着,影响面部美容。                      2.病因
    痤疮可以认为是青春期的一种生理现象。较轻的痤疮可说是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状态。痤疮之所以产生是与青春期的特征有密切关系。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皮脂腺肥大  皮脂腺的分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激素、年龄、性别、人种等,在青春发育期的男女,由于体内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活动增强,使体内雄性激素(睾丸酮)的分泌量增多,而使皮脂腺增生肥大,造成皮脂分泌增多,这样不能完全排出的皮脂便积聚在毛囊口内,因而形成粉刺。
    (2)毛囊口的角质化亢进  雄性激素不仅刺激皮脂腺使皮脂分泌旺盛,而且也引起毛囊上皮和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使得毛囊壁上皮细胞脱落增多,和已变浓稠的积聚于毛囊口的皮脂混于一起,形成毛囊口栓塞,此栓塞物逐渐被干燥、氧化及污染而变成黑色,于是便形成了黑头粉刺。 
    (3)细菌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粉刺在毛囊口并不引起炎性反应,但经粉刺棒状杆菌(即痤疮丙酸杆菌)等的作用,产生溶酯酶,此酶作用于皮脂,可使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此种游离脂肪酸具有刺激性,刺激皮肤而引起毛囊炎。还可使损害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说,粉刺棒状杆菌与痤疮有密切关系。
    另外,过高的碳水化合物和多脂肪的饮食、紫外线的照射及消化系统的紊乱、遗传因素等都会使痤疮加重。  
3.治疗
    痤疮这种皮肤疾病,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内服药
    ①维生素类:口服一些维生素如B6、B2,还有维生素A、D(鱼肝油),可以减少皮脂分泌。现在还有维甲酸类新药,如13—顺维甲酸(异构维甲酸),它可抑脂、纠正角化异常,还有抗菌作用。
    ②抗菌类:抗菌药有四环素、红霉素、克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适用于脓肿、丘疹较严重的痤疮。
    ③抗雄性激素药:这类药即为雌激素类药,常用的如己烯雌酚,另口服避孕药也属这类药,适于较严重患者服用。 
    (2)外用药  以上的内服药有一些可作外用,如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己烯雌酚酊、维生素软膏等,常用的外用药有复方硫磺洗剂、5%硫磺软膏及2%一5%过氧化苯甲酰(痤疮平)软膏、霜剂等。
    (3)理疗  可采用的理疗法有紫外线照射、冷冻等。
    (4)中医疗法  可内服防风通圣丸或连翘败毒丸及黄芩清肺饮等成药及处方药剂。这些治疗痤疮的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严重的痤疮,可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治疗。
    4.痤疮的预防
    痤疮的预防主要是预防痤疮严重化以及治愈后的复发,对此需注意以下几点。这几点对于具有油性皮肤、容易患痤疮的青年男女也可遵循。
    (1)具有良好的心理卫生素质  患有痤疮后,思想上要确信只要坚持合理的治疗,痤疮是能治好的。精神和心情要乐观、振作,应照常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2)注重个人清洁卫生  勤洗头、洗面、洗手,洗后使用些油脂少的或具有治疗粉刺功能的化妆品。头发和指甲要剪短,一定不要用手去挤压粉刺或脓疮。同时所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枕巾等要保持清洁。
    (3)注意饮食  应少吃含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高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葱、少喝酒、抽烟及含有刺激性的饮料(茶、.咖啡:)等。多吃蔬菜、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食品。  
(4)、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痤疮患者应少晒太阳,避免紫外线的照射。恶劣的环境如风沙、高温、严寒都对痤疮不利。还应该避免接触有刺激作用的烟雾、灰尘、油脂、酸、碱等化学物质。
(5)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药、涂药,不要急于求成而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药物,这可能还会产生副作用。要注意休息和睡眠。

    (二)色斑
    因皮肤内色素增多而使皮肤上出现的黑色、黄褐色等小斑点,称为色斑。  
    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由酪氨酸转变为多巴(Dopa),’再经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而造成的。如果这个过程发生障碍,即可引发色素增多的皮肤病。如黑色素细胞的硫氢基由于被氧化等原因而减少,它的,铜离子相对增多时,或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加以及脑垂体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的能力增强时,都能使黑色素增加,引起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色斑等)。这里介绍两种最常见的皮肤色斑病。
    1.雀斑
    雀斑是一种多发于面部的。单纯性的黑褐色斑点,黑色小斑以细小深褐色颗粒形式出现,且是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雀斑主要生在面部,双侧面颊和两眼下方更加明显,通常是对称的,•双侧面颊的中央较为密。集,而周围的斑点分布稀疏。雀魔常在青春期出现,儿童6—7岁时开始生长雀斑。‘皮肤细白者易患此症,故欧美人患雀斑者较多。妇女较男子为多。
    雀斑多发生在身体的暴露部位,故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日光或其他含紫外线的光及放射线等所引起的过敏而致。另外高温、皮肤的pH值及妇女的经期等原因,雀斑都容易加深或增加,春夏季节强烈的日光会使雀斑的色泽更加明显,秋冬日光照射刺激减弱时,其色素可以自行减退。
    雀斑不痛不痒,不影响健康,可以说它不算是皮肤病,但它影响面部的美容,因此,从美容的观点来说,能消除雀斑是人们所希望的。    
    雀斑的防治,首先是要避免日光的过度强烈照射;其次可以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它们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另外对皮肤具有漂白作用、去除黑色素的药剂,以及我国的许多中草药都具有防治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因此用这些中草药制成的制剂和化妆品具有防治雀魔的作用。  
    2.黄褐斑   
    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不疼不痒,只是在脸上,尤其是鼻的两侧或口唇周围形成咖啡色或淡褐色、黄褐色甚至黑褐  色斑。斑的边界清楚,大小不一,起始为点状、片状,以后扩大形成斑片,形状很像蝴蝶,所以这种斑俗称为“蝴蝶斑”。
    黄褐斑的成因也是因皮肤内黑色素增多所致。其诱发的外因主要是日光的强烈照射,诱发内因有很多,如妇女妊娠,其内分泌的变化而引起生长黄褐斑;另各种疾病如慢性肝病(故这种斑又称为肝斑)、结核病、慢性肠胃病等都可引起生长黄褐斑;还有如机体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或外用化学药物和机械的刺激,均可引起色素改变而发生黄褐斑。对于黄褐斑,一般当除去引起的病因后,其色斑是可以逐渐消失的。如妇女妊娠性黄褐斑,在分娩后一年左右多可自行逐渐消去,但也有久不消失的。黄褐斑的治疗,除首先要设法找出病因外,还要避免阳光对面部的强烈照射。内服药品可口服(或注射)维生素C,也可同时补充其他多种维生素。还可口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外用药有:2%一3%氢醌霜、15%壬二酸霜,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及类固醇激素制剂等。另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如祛斑霜及面膜等对黄褐斑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脱发病
    脱发病为头发的一种疾患,现就常见的两种脱发病介绍如下。
    1.斑秃   
    斑秃是一种局限性斑状脱发,其特点为病灶处头皮正常,无炎症,无自觉症状。斑秃多突然发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脱落一片头发,故俗称为“鬼剃头”。初发时为孤立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境界明显。如疾病停止发展,则损害的周围毛发相当坚固,不易拔出。若疾病继续发展,则损害的周围毛发疏松,毛发受到损害,易拔出。这种损害逐渐扩大而形成斑片。当疾病严重时,可使头发大部以至全部脱落,这时称为全秃。但头皮仍保持正常外观。更为严重者除头发完全脱落外,全身的毛发(眉毛、睫毛……等)都可以脱落,即为普秃。当疾病开始恢复时,脱发处可开始生长黄白色纤细柔软的毳毛,日后逐渐变粗黑恢复正常。
    斑秃的病因,还不很清楚,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多为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还有其他疾病的继发。   
    大多数斑秃病人经治疗后都可恢复,但可复发。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服疗法,即为毛发提供营养, 刺激毛发生长,其药物有维生素B1、B6、B12,胱氨酸,复方胱氨酸,烟酸等。外用或注射药有类固醇激素等,还可进行理疗。我国的中草药:何首乌、黄芪、川芎、枸杞子等都具有活血生发的功用。
    2.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引起的一种脱发,多成年人患此症,且多见于男性,医学上又称为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发与斑秃不同,它不是突然脱发,而是逐渐脱发,脱发不成片成斑,而是先从额部、头顶部开始,这些部位毛发渐渐稀疏、细软,但是不会一下脱光。脱发时常伴有头皮糠疹,头皮往往油腻发光,有大量头皮屑,呈灰白色碎小糠秕状,散布于头发中,或头发干燥缺乏光泽,自觉瘙痒。日久后前额两侧及头顶部头发稀少,而头部两边和后脑勺处头发相对茂密,成为名符其实的秃顶。
    脂溢性脱发一般认为与工作紧张、思虑过度、忧虑、失眠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可能由于雄性激素增多,.头部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旺盛,大量外溢,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栓塞,影响毛囊的营养,使毛囊逐渐萎缩毁坏,头发逐渐变细变脆至脱落。另由于头皮屑过多,引起瘙痒而搔抓,也会使毛发脱落。
    脂溢性脱发的治疗主要有:内服维生素B6、B:还可服用雌性激素,以抑制雄性激素的增长。在外用治疗上,对油性皮脂溢出主要是要清除皮脂,避免皮脂在毛囊内积聚形成粉刺,而对干性皮脂溢出则要止痒,预防其感染。可用硫磺、水杨酸等外用药。另含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对治疗脂溢性脱发也很有疗效。

<未完待续>

 (本文已被浏览 3414 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18622081134 2017-9-6 12:13
广州宝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加工提取液,公司拥有行业先进的低温萃取、超声波多功能动态提取、低温浓缩以及全球先进的药液提纯精制设备。结合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目前可生产低温萃取液、浓缩液、植物浸膏、无水提取 ...

查看全部评论(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