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用户名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行业资讯
技术文栏
产品标准
技术论坛
BBS
企业之窗
行业群组
Group
排行榜
Ranklist
关于本站
Help
行业动态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征求意见
国内法规
国际法规
产品开发
产品配方
生产工艺
质量管理
产品包装
仪器设备
资料交流
产品技术
日用化工
品质控制
原料设备
信息发布
新手报道
网友中心
社区公告
广告合作
搜索
搜索
热搜:
氨基酸
面膜
增稠
文章
帖子
行业群组
用户
化妆品技术网
›
首页
›
技术文栏
›
生产工艺
›
中试生产
›
查看内容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润肤霜及蜜类化妆品
2011-4-18 15:35
|
发布者:
海平
|
查看:
383
|
评论: 0
摘要
: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03) 第三部分 润肤霜及蜜类化妆品的生产 一、润肤霜的生产 润肤霜是一种乳剂制品,其作用是使所含的润肤物质补充皮肤中天然存在的游离脂肪酸、胆固醇、油脂 ...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03)
第三部分 润肤霜及蜜类化妆品的生产
一、润肤霜的生产
润肤霜是一种乳剂制品,其作用是使所含的润肤物质补充皮肤中天然存在的游离脂肪酸、胆固醇、油脂的不足,也就是补充皮肤中的脂类物质,使皮肤中的水分保持平衡。经常涂用润肤霜能使皮肤保持水分和健康,逐渐恢复柔软和光滑,水分是皮肤最好的柔软剂,能保持皮肤的水和健康的物质是天然调湿因子,简称NMF,如果要使水分从外界补充到皮肤中去是比较困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防止表皮角质层水分的过量损失,天然调湿因子有此功效。天然调湿因子存在于表皮角质层细胞壁及脂肪部分。表皮角质层含脂肪11%和天然调湿因子30%,表皮透明层含有磷脂,它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调湿因子。
润肤霜应控制pH值在4-6.5,和皮肤的pH值相近,如果pH值大于7,偏于微碱性,会使表皮的天然调湿因子及游离脂肪酸遭到破坏,虽然使用乳剂后过一些时间,皮肤pH值又恢复平衡,但使用日久,必然会引起皮肤干燥,得到相反的效果。
下面介绍油/水型润肤霜的生产。油/水型润肤霜的生产技术适用于:润肤霜、清洁霜、夜霜、调湿霜、按摩霜等产品。
1.原料加热
(1)油脂类原料加热
投入不锈钢夹套水蒸气加热锅,按配方和质量需要加热至规定温度,加热油脂的温度有两种不同要求。
乳化前油脂温度维持在70-80℃,先将所有油脂类原料加热至90℃,维持20min灭菌,但尚不能杀灭微生物孢子。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目的是将各种油脂原料搅拌均匀,同时加速传热速度。油脂加热锅在高位,油脂靠重力经过滤器流人保温的乳化搅拌锅,使油脂维持70-80℃。惯用方法主张规定油脂温度为72~75℃。
乳化前油脂温度维持85-95℃,先将所有油脂类原料加热至90-95℃,维持20min灭菌,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油脂加热锅在高位,借重力作用油脂经过滤器流人保温的均质乳化搅拌锅,使油脂维持85-95℃。梅索认为乳化时提高温度,有利于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因此可减少内相分散所剪切和分散的能量,提高温度有利乳化剂分子适合地排列在界面膜,因此制造乳剂时规定所需的最佳温度很重要,在乳剂冷却前决定均质搅拌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可稳定乳剂质量。
(2)去离子水加热
防腐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水在另一不锈钢夹套水蒸气加热锅内加热至90-95℃,维持20min灭菌,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使防腐剂加速溶解,加速传热,使水升温。如果油脂温度维持在72-75℃,加热至90℃的水相也应冷却至72-75℃,然后流人油相进行乳化,同时均质搅拌。如果油脂温度维持在85-95℃,水相也应加热至接近油脂规定伪温度,然后流人油相进行乳化,同时均质搅拌。
2.油/水型乳剂的加料方法
某种乳剂虽然采用同样配方,由于操作时加料方法和乳化搅拌机械设备不同,乳剂的稳定性及其他物理现象也各异,有时相差悬殊,制备乳剂时的加料制造方法归纳以下4种。
(1)生成肥皂法(初生皂法)
脂肪酸溶于油脂中,碱溶于水中,分别加热水和油脂,然后搅拌乳化,脂肪酸和碱类中和成皂即是乳化剂,这种制造的方法,能得到稳定的乳剂,例如硬脂酸和三乙醇胺制成的各种润肤霜、蜜类;硬脂酸和氢氧化钾制成的雪花膏;蜂蜡和硼砂为基础制成的冷霜即是。
(2)水溶性乳化剂溶入水中,油溶性乳化剂溶人油中
例如阴离子乳化剂十六烷基硫酸钠溶于水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乳化稳定剂十六醇溶于油中制造乳剂的方法,将水相加人油脂混合物中进行乳化,开始时形成水/油乳剂,当加人多量的水,变型成油/水乳剂,这种制造方法所得内相油脂的颗粒较小,常被采用。
(3)水溶和油溶性乳化剂都溶人油中
该法适宜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例如非离子乳化剂斯盘80和吐温80都溶于油中制造乳剂的方法,这种方法大都是指非离子型乳化剂,然后将水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油脂混合物中进行乳化,开始时形成水/油乳剂,当加人多量的水,粘度突然下降,这种制造方法所得内相油脂的颗粒也很小,常被采用。
(4)交替加入法 在空的容器里先加入乳化剂,用交替的方法加入水和油,即边搅拌,边逐渐加入油-水-油-水的方法,这种方法以乳化植物油脂为适宜,在化妆品领域中很少采用。
3.油/水型乳剂的制造方法
制造油/水型乳剂大致有4种方法:均质刮板搅拌机制造方法;管型刮板搅拌机半连续制造法;锅组连续制造法;低能乳化制造法。
目前大多采用均质刮板搅拌机制造法,适用于少批和中批量生产。管型刮板机半连续制造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欧美等国家某些大型化妆品厂采用。
均质刮板搅拌机制造法是将水溶性及油性乳化剂都溶人油中,这大多是指非离子型乳化剂,如果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型合用的乳化剂,则要将阴离子乳化剂溶于水中,非离子乳化剂溶于油中,将水和油分别加热至指定温度后,油脂先放人乳化搅拌锅内,然后去离子水流人油脂中,同时启动均质搅拌机,开始是形成水/油乳剂,粘度逐步略有提高,当加人多量的水,粘度突然下降,变型成油/水型乳剂,用此法所得的内相颗粒较细,当水加完后,再维持均质机搅拌数分钟,整个均质搅拌时间为3-15min。当水加完后,即使延长均质搅拌时间,要使内相颗粒分散的作用已很小,停止均质搅拌机后,是冷却过程,启动刮板搅拌机,此时乳剂70-80℃,搅拌锅内蒸汽压不能使真空度升高,维持真空26.66-53.33kPa,夹套冷却水随需要温度加以调节,待40-50℃,搅拌锅内蒸汽压降低,真空度升至约66.66-93.324kPa,应略降低转速,500-2000L搅拌锅,维持30r/min已足够,低速搅拌减少了对乳剂的剪切作用,不致使乳剂稠度显著降低。
二、蜜类化妆品的生产
蜜类产品为乳化液体。分为油/水型和水/油型两种。
油/水型蜜类用于皮肤时,水分蒸发,蜜的分散相即油相颗粒聚集起来,形成油脂薄膜留于皮肤,它的优点是乳化性能较稳定,敷用于皮肤少油性感,因为配方中油脂含量较低。
水/油型蜜类的油相直接和皮肤接触,由于乳剂不能形成双电层,所以乳化的稳定性很成问题,只有坚固的界面膜和密集的分散相2个因素,可维持蜜类乳剂的乳化稳定度,因此这种类型的液状蜜类的乳化稳定度较难维持。水/油型乳剂富含油脂,感觉非常润滑。
为使蜜类产品的稠度稳定,可以将亲水性乳化剂加入油相中,例如胆固醇或类固醇原料,加入少量聚氧乙烯胆固醇醚,可以控制变稠厚趋势,加入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脂肪酸皂型乳剂稳定和减少存储期的增稠问题。
对蜜类的主要质量要求是:保持长时间货架寿命的粘度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敷用在皮肤上很快变薄,很容易在皮肤上层开;粘度适中,流动性好,在保质期内或更长时间,粘度变化较少或基本没有变化;有良好的渗透性。
1.原料加热
油相加热温度要高于蜡的熔点,为70-80℃,如果采用以胺皂为乳化剂的蜜类,油相和水相的温度至少要加热至75℃,即可形成有效的界面膜。硬脂酸钾皂则需要更高的温度,即油和水要加热至80-90℃。采用非离子乳化剂,油和水加热的温度不像阴离子乳化剂那样严格,一般制造方法是将油相和水分别加热至90℃,维持20min,水和防腐剂共同加热,然后冷却至所需要的温度进行乳化搅拌。
2.加料方法
专家认为所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加入油相的做法,能得到较好的乳化稳定度。亲水性乳化剂溶在油中,在开始加料乳化搅拌时需要均质搅拌,乳剂接近变型时,粘度增高,变型成油/水型时粘度突然下降,如果“乳化剂对”是亲油性的,当水加入油中,没有变型过程,就会得到水/油乳剂。
3.搅拌冷却
均质搅拌5-15min已足够,如果延长均质搅拌时间,使内相油脂分散成更细小颗粒的作用已很小。
停止均质搅拌后即是搅拌冷却过程,要使乳剂慢慢冷却,可避免乳剂粘度过分增加,如果快速冷却,在搅
拌效果差的情况下,锅壁结膏,蜜类中可能结成一团团膏状。香精在40-50℃时加入,如果希望蜜类维持相当粘度,则于30-40℃停止搅拌,如果希望蜜类降低粘度,则于25-30℃时停止搅拌,冷却过程的过分搅拌,因剪切过度会使蜜类粘度降低。
加水的速度,开始乳化的温度,冷却水回流的冷却速度,搅拌时间和停止搅拌温度,每一阶段都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因为这些操作条件直接影响蜜类产品的稳定度和粘度,同时便于查考,积累经验,仔细观察,以便找到最好操作条件。
4.胶质
加入的胶质,应事先混合均匀,如果采用无机增稠剂,如膨润土、硅酸镁铝等,必须加入水中加热至85-90℃维持约1h,使它们充分调和,使得有足够的粘度和稳定度,加入到乳剂后,有增稠现象,如果过分搅拌,剪切过度,将降低粘度而不会恢复。
5.低能乳化法
制造乳剂过程中,水和油都要分别加热至75-90℃,然后水和油经均质机乳化搅拌或一般搅拌乳化,为了冷却乳剂,必须用夹套搅拌锅循环冷却水或热交换器中的介质排除余热。如果采用低能乳化法,约可节约40%热能,此法由美籍华人约瑟夫·林所创造,即在间歇制造乳剂时,分两个步骤。
第1步,先将部分的水(β相)和油分别加热至所需的温度,水加入油中,进行均质乳化搅拌,开始加入水时的乳剂是水/油型,随着β相继续加入乳剂中,变型成油/水型乳剂,称为浓缩乳剂。
第2步,再加入剩余一部分未经加热而经过紫外线灭菌的去离子水(α相)进行稀释。因为浓缩乳剂外相是水,所以浓缩乳剂的稀释能顺利完成,此时乳剂的温度下降很快,当口相加完后,乳剂的温度即下降至50-60℃。
蜜类产品含水量高,用低能乳化法制造比较有利。其低能乳化法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油相与乳化剂共同加热至80℃,待油相完全溶解后,加热至80℃的水(一部分未加热的水是α相,一部分加热至80℃的水是β相,α+β=1)"相慢慢加入油中,同时均质机搅拌,水加完后,均质搅拌机再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经紫外线灭菌而未经加热的口相去离子水。口相水的重量可在夕相锅内半量或用计量泵计量。乳剂的冷却过程是通过刮板搅拌机搅拌和夹套冷却水回流实现的,采用离心泵—冷却塔强制循环回流方式效果好。刮板搅拌机的转速尽可能缓慢,1000L乳化搅拌锅的刮板搅拌机转速,20-30r/min已足够,在均质搅拌机开始乳化搅拌时,会产生很多气泡,缓慢搅拌的目的是使上升的气泡逐步消失。此种方法适用于制造油/水乳剂,α相和β相的比率要经过实验决定,它与各种配方及制成的乳剂稠度有关,在乳化过程中,选用乳化剂HLB值较高或乳剂稠度较低者,例如蜜类产品,则可将β相压缩至较低值,β=0.2-0.3,α相可提高至0.7-0.8。见表-3。
表-3
乳化剂HLB值 油脂比例 选择β值 选择α值
10-12 20-25 0.2-0.3 0.7-0.8
6-8 25-35 0.4-0.5 0.5-0.6
-待续-
(本文已被浏览 5784 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雪花膏的生产
下一篇: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冷霜类化妆品
最新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基础理论
样品制作
中试生产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广告合作
-
Copyright © 2018
化妆品技术网
(http://www.china2002.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网友自行发布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1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浙ICP备2021016131号-1 浙ICP备202101613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59102000180号
浙公网安备 33059102000181号
返回顶部